人形机器人的“生命体征”有两大关键感知系统与惯性传感器息息相关。IMU作为“小脑”,实现低频感知,维系全局姿态平衡。振动传感作为“免疫系统”,通过高频诊断,守护机械关节健康。一个人形机器人需要多少颗IMU,每一颗的要求都一样吗?在实验室运行平稳的机器人,为何有时难以适应现实世界的状况?为什么IMU里集成的加速度计无法完成振动传感的工作?
如果您也对这些疑问感兴趣,就来一起探讨吧!
关注ADI智库,获取更多资讯
![]() |
赵延辉 ADI亚太区微机电产品市场和应用总监 |
赵延辉先生现任亚太区微机电产品市场和应用总监,主要负责ADI现有MEMS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产品在亚太地区的推广和应用,以及新产品的定义。他于2008年1月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,而后加入ADI中国技术支持中心负责数据转换器、运算放大器、无线、电源以及微机械IC的技术支持工作,2010年转到MEMS产品线,开始专注于微机械产品的开发应用。他已先后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,完成各种参考设计十余个,如碳氧比测井单芯传输设计,以模拟微控制器为核心的低成本、高效率PA监控器,通过3轴数字加速度计实现的全功能计步器设计等。 |
13:50-14:00
14:00
14:00-15:30
15:30
15:30
Analog Devices, Inc. (NASDAQ: ADI)在现代数字经济的中心发挥重要作用,凭借其种类丰富的模拟与混合信号、电源管理、RF、数字与传感技术,将现实世界的现象转化成有行动意义的洞察。ADI服务于全球12.5万家客户,在工业、通信、汽车与消费市场提供超过7.5万种产品。ADI公司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威明顿市。更多信息请访问:www.analog.com/cn。